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属天的奥秘 #9841

9841.“要取两块

9841.“要取两块红玛瑙石”表由源于爱的信之真理所形成的内部记忆。这从“石”和“红玛瑙石”的含义清楚可知:“石”是指真理(参看114, 643, 1298, 3720, 6426, 8609节),“红玛瑙石”是指源于爱的信之真理(9476节)。这些石头之所以表示记忆,是因为它们上面刻着以色列人的名字,“刻石头”表示由要在那里永久保留的真实事物所构成的记忆。例如将律法雕刻或刻写在两块石版上表示那些已经被铭刻在一个人的记忆和生命上,因此要在那里永久保留的事物(参看9416e节)。雕刻或刻写在石头上之所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真理已铭刻在人的记忆中,拥有真理表象的观念或事物也已铭刻在记忆中,以至于记忆是由它们构成或塑成的。“石头”表示真理;当提到刻在石头上的东西时,它们表示真理所在的记忆;在以赛亚书,“刻在手上”就表示这一点:
  即或有忘记的,我也不会忘记你。看哪!我将你刻在我手上。(以赛亚书49:15, 16)
  这解释为何这些石头被称为“以色列人的纪念石”(出埃及记28:12)。
  “红玛瑙石”因刻在它们上面的东西而表示内部记忆的原因是,所刻写的文字,就是以色列人的名字,表示属灵真理,如下文所述;“红玛瑙石”本身表示属灵真理;此外,人的内部记忆必须由这类真理构成。因为有两种记忆,即外部记忆和内部记忆;外部记忆是属世的,因而由诸如出现在世界上的那类事物构成或塑成;但内部记忆是属灵的,因而由诸如出现在天堂中的那类事物构成或塑成(参看2469-2494, 5212, 8067节)。
  上面带有刻写之物的石头表示真理已经铭刻在上面的(内部)记忆,这一事实来源于天上的代表。人们死后进入来世,如果所携带的信之真理唯独存在于属世或外部记忆中,而未存在于属灵或内部记忆中,那么当出去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似乎在岩石和森林当中游荡。但如果他们所携带的信之真理也存在于属灵记忆中,那么当出去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自己似乎行走于耕种过的山坡上,以及花园里。原因在于,存在于外部或属世记忆中的信之真理(就是记忆知识),根本不会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除非它们同时存在于内部或属灵记忆中,因为存在于后一种记忆中的事物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内部或属灵记忆是人的生命册(2474节);构成生命的事物在天堂以花园、橄榄园、葡萄园、玫瑰花坛和草坪来代表;构成仁的事物由这些地方所在的小山来代表(6435节)。然而,那些未构成生命的事物则由光秃和凹凸不平的石头地和灌木丛来代表。
  还必须简要说明何为源于爱的信之真理。源于爱的信之真理是爱所支配的真理,因而是从爱获得其存在的真理;这些真理里面有生命,因为凡源于爱的,都有生命在里面。因此,源于爱的信之真理是直接涉及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真理,因为这些是爱所支配的真理。整部圣言都是这类真理的教义,因为就其灵义而言,圣言唯独论述属于主和邻舍的事物,因而唯独论述属于爱主爱邻的事物。因此,圣言也有生命在里面。这就是这句话的意思,即“律法和先知都系于这两条诫命”(马太福音22:34-40);“律法和先知”是指整体上的圣言。然而,源于爱的信之真理并非仅仅由存于一个人的记忆,因而存于他的理解力中的这类真理的知识构成。相反,它们是人的生命中固有的情感;因为人所爱并因此所行的,就是他生命中固有的。也有些信之真理不像前者那样直接涉及爱,只是或近或远地确认或支持这些真理。这些信之真理被称为次要真理。因为信之真理就像各个家庭及其出身于同一个父亲的世世代代。这些真理的父亲就是从主所获得、因而献给祂的爱之良善。因此,它们的父亲是主,因为无论你说主,还是说从祂获得、因而向祂献上的爱,都是一回事。爱是属灵的结合,并使祂在这爱所在的地方;因为爱使被爱的人存在于它自己里面。
  

宇宙星球 #37

37.水星灵因具有丰

37.水星灵因具有丰富的知识而颇感自豪。这使得他们以为,他们知道得太多了,以至于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了。但我们地球灵告诉他们说,他们知道得并不多,而是很少;相对来说,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无限的。他们说,他们所知道的相对于他们所不知道的,就像大洋里的水相对于微小源泉里的水。他们说,通向智慧的第一步就是知道、承认并发觉一个人所知道的与他所不知道的相比如此之少,以至于几乎什么也不是。为向他们证明这是事实,一位天使灵蒙允许与他们交谈,告诉水星灵他们所知道和所不知道的一般术语,声称还有无限事物是他们所不知道的,并且他们甚至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些一般事物。他以天使的观念说话,比他们说起话来容易得多;令他们惊愕不已的是,他能发现他们所知道的和所不知道的。后来,我看到另一位天使与他们交谈;他出现在右上方某个高度,来自我们地球。他列举了一长串他们所不知道的事,然后又通过状态的改变与他们交谈,他们声称他们不明白这种状态的改变。于是,他告诉他们,状态的每一个改变都包含无限事物,一个改变的每一个最小细节也是如此。听到这些事,他们之前因自己的知识而如此骄傲,于是开始谦卑下来。他们的谦卑表现为他们的书卷下沉;因为那时,他们的群体表现为书卷的形式,就在前面朝左一段距离处,在肚脐之下那个区域的层面。这书卷看似中间被挖空,两边被抬高。我还发现它里面有某种来回运动,他们被告知这一切的含义,也就是说,表示他们在谦卑状态下所思考的东西,而出现在两边高起之处的人则还没有谦卑下来。我看见这书卷被分开,那些没有谦卑下来的人被押回他们自己的星球,而剩下的留在原处。

属天的奥秘 #3865

3865.“如今我的

3865.“如今我的男人必爱我”表真理的良善就出自该状态。这从“爱”和“男人”的含义清楚可知,爱是指出自该状态的良善,因为一切良善都是爱的产物,因而在此由“爱”来表示;“男人”是指真理(3134节)。至于何为真理的良善,这在前面已反复解释过了,即:它是为了生活而对真理的情感;因为生活就是在真理里面被那些后来重生的人所看到的良善。没有照着真理的生活,真理与良善就不会联结起来,因而良善就无法变成人自己的。
只要注意一下那些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和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谁都能非常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检查一下那些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尽管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教会的教义上接受过教导,却根本不相信关于主的任何事,也不信祂和教会的真理;而那些过着良善生活的人,则人人都信他们视为真理的那些真理。然而,那些像教会领袖那样教导真理,然而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的确声称他们相信,其实他们发自内心不信。
其中有些人具有一种说服之信,这种信是正信的仿品,只不过是所确认的纯记忆知识。他们确认这种知识不是因为它是真理,乃因声称忠于它会提升他们的地位、荣耀和利益。这种知识也就从耳朵进入记忆,再从记忆传到嘴上,而不会进入内心,并由此进入对它的承认。由此明显可知,只有生活才能表明对真理的这种承认的性质,也就是信的性质。他们还表明,脱离生活良善的信声称,一个人无论生活如何,都能凭恩典得救;并且这种信还反对这一教导:每个人的生命死后仍旧存留。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